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禁食至少8小时后测定的血糖水平。
在这段时间内,除了水,不摄入任何含热量的食物或饮料。这是因为进食后,食物中的糖分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而禁食状态可以避免这种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状态和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有助于诊断糖尿病、评估胰岛功能及监测治疗效果。
建议从晚餐结束后开始计时,至次日早晨采血前保持空腹状态。例如,若晚餐时间为18:00-19:00,采血时间可安排在次日6:00-9:00之间,确保间隔满8小时且不超过12小时。
空腹时间不足8小时或超过12小时,都可能影响血糖检测值的准确性。因此,患者在准备进行空腹血糖检测时,应严格控制禁食时间。规范的空腹时长和准备措施是保证空腹血糖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应为3.9-6.1mmol/L。
这个数值是指在没有摄入任何食物,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后,清晨空腹状态下测得的血糖值。若空腹血糖值高于6.1mmol/L但低于7.0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而空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7.0mmol/L时,应考虑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值持续超过7.0 mmol/L,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医生会设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但通常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之间。
但是,这些数值并非绝对,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遵医嘱用药。
空腹血糖18mmol/L是非常严重的高血糖状态,需要立即就医并采取紧急处理。
腹血糖正常值通常在3.9-7.8mmol/L之间。当空腹血糖超过16.7mmol/L时,就已经属于高血糖危象。而18mmol/L的空腹血糖值明显超过了这一阈值,说明患者的血糖水平极高,处于危险状态。并且空腹血糖18mmol/L通常意味着患者的糖代谢已经严重紊乱,身体无法有效调节血糖水平。
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乏力、四肢瘫痪、视物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失衡以及神经系统受损所引起的。如果血糖进一步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平时应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同时,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