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穴的准确位置及功效图

彩牛养生 · 2025-06-19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中医科

概述

  伏兔穴位于大腿前侧,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强健腰膝等。伏兔穴常与其他穴位配伍以增强疗效。按摩或敲打时力度不宜过大。

准确位置

  伏兔穴位于大腿前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上缘向上量取6寸,股直肌肌腹中央。取穴时,可采用简便法:被按摩者屈膝呈90度,施术者以手掌后第一横纹中点按压髌骨上缘中点,其余手指并拢压于大腿,中指尖端所指位置即为伏兔穴。此穴属足阳明胃经,是治疗下肢及腰膝疾病的重要穴位。

作用

  伏兔穴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强健腰膝、祛风散寒、和胃理气、散寒化湿等。具体分析如下:

  1、通经活络:伏兔穴可疏通足阳明胃经气血,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对膝关节屈伸不利、下肢麻木、冷痛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2、强健腰膝:刺激伏兔穴可促进腰膝部位气血运行,增强肌肉力量,缓解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适用于腰肌劳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3、祛风散寒:伏兔穴位于肌肉丰厚处,通过温热刺激可驱散风寒湿邪,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下肢冷痛、麻木,尤其适用于冬季或受凉后加重的关节疼痛。

  4、和胃理气:作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伏兔穴可调节脾胃气机,改善腹胀、疝气等症状,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5、散寒化湿:伏兔穴通过促进气血运行,可加速下肢水湿代谢,缓解因湿邪困阻导致的水肿、沉重感,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配穴

  伏兔穴常与其他穴位配伍以增强疗效:

  配髀关穴、阳陵泉穴:治疗下肢痿痹、无力;

  配肾俞穴、环跳穴:缓解腰膝冷痛、麻木;

  配足三里穴、解溪穴: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治疗脚气、水肿;

  配风市穴、绝骨穴:祛风散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配归来穴、大敦穴:调和气血,缓解疝气、腹胀。

注意事项

  伏兔穴位于股直肌肌腹中央,需避开血管和神经,避免误刺。按摩或敲打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肌肉损伤或皮下瘀血。孕妇、皮肤破损或感染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慎用针灸或艾灸。伏兔穴主要用于辅助治疗,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