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浮白穴的准确位置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
浮白穴的操作方法有按摩法、艾灸法等。按摩或艾灸时力度应适中。
具体位置
浮白穴位于头部,属足少阳胆经。其准确位置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取穴时,患者可正坐或侧卧,先找到耳后明显的乳突骨,沿其上方触摸至发际线附近,在天冲穴与完骨穴连线的上1/3处即为浮白穴。按压时局部应有酸胀感,表明取穴准确。
作用
浮白穴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头痛、耳鸣、耳聋、颈项强痛等头面部疾患。其通过调节胆经气血,可缓解因肝胆火旺或外感风热引起的偏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此外,浮白穴对颈椎病、肩背疼痛等亦有辅助治疗作用,常用于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操作方法
1、按摩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浮白穴,力度由轻至重,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持续2-3分钟,每日2-3次,可缓解头痛、耳鸣等症状。
2、艾灸法:将艾条点燃后悬灸浮白穴,距离皮肤2-3厘米,以局部温热无灼痛为宜,每次灸10-15分钟,适用于寒湿引起的颈项强痛。
3、针刺法:由专业医师操作,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感可扩散至耳部或头部,用于治疗顽固性头痛、耳鸣等症,需注意避开血管及神经。
注意事项
按摩或艾灸时力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导致局部损伤。孕妇、年老体弱者及皮肤破损者慎用针刺法,需在医师指导下操作。若头痛、耳鸣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