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D-二聚体高是什么原因

彩牛养生 · 2024-11-09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三级甲等) 血液科

  一般情况下,术后D-二聚体高可能是手术创伤、手术过程中伴有出血、血栓形成、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原因导致的,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改善。需尽快就医,遵医嘱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创伤

  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会导致机体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会引起机体的D-二聚体指标明显偏高。这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机体为了应对创伤,会启动凝血机制,导致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进而被纤溶酶分解为D-二聚体。患者可以通过休息、合理饮食等方式促进恢复。

2、手术过程中伴有出血

  手术过程中可能伴有出血,形成血凝块。血凝块在形成和溶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D-二聚体,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伴随手术部位的出血、血肿等。术后应密切监测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出血点,避免血肿形成。对较大的血肿,可考虑进行血肿清除术;同时,密切监测D-二聚体水平,必要时给予抗凝治疗。

3、血栓形成

  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较少,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机体可能会启动纤溶系统来溶解血栓,释放大量的D-二聚体,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伴随血栓部位的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等。术后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对高危患者,可考虑给予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一旦发现血栓形成,应立即给予抗凝治疗,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

4、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坏死释放大量的凝血因子和纤溶因子,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伴随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指标,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对心肌梗死患者,应立即给予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5、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于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栓塞后,肺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纤溶系统激活,释放大量的D-二聚体。可能伴随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情况,及时发现肺栓塞。肺栓塞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恢复肺部血液循环。

  平时注意饮食,遵医嘱进行术后护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