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瘤通常是指子宫腺肌症。一般情况下,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理、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镜检特征、治疗与复发等方面。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发病原理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肿块,通常边界清晰,与周围子宫肌层组织有明显界限。肌瘤可以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子宫腺肌瘤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肌层中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没有明显界限,与正常肌层组织融合在一起。
2、临床症状
子宫肌瘤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凸向宫腔肌壁间子宫肌瘤以及黏膜下子宫肌瘤,容易出现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症状,但几乎不合并痛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部压迫感、尿频、便秘、腰背痛等症状。子宫腺肌瘤主要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常伴随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也可能导致盆腔疼痛、性生活不适和不孕。
3、影像学检查
子宫肌瘤在超声波检查中表现为子宫内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有清晰边缘。子宫腺肌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可能伴有局灶性低回声区。
4、镜检特征
子宫肌瘤镜检时,子宫肌瘤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排列成漩涡状。子宫腺肌瘤镜检时,其特征为肌层内有呈岛状分布异位内膜腺体及间质。
5、治疗与复发
子宫肌瘤治疗选项包括观察、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等,取决于肌瘤大小、位置和症状。子宫腺肌瘤治疗通常更复杂,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难以根治。对严重腺肌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腺肌瘤局部切除或子宫切除术,但手术后复发可能性较高。
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