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判断是否有蛔虫蛲虫的方法有查看肛门周围、留意腹部症状、注意饮食变化、血液检查、大便常规检查等,必要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查看肛门周围:蛲虫有夜间爬出肛门产卵的特性,所以在夜间入睡后一两个小时左右,查看肛门周围,若发现有白色细小、线头样、会蠕动的虫子,则可能感染了蛲虫。但蛔虫通常不会在肛门周围出现类似表现。
2、留意腹部症状:由于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道黏膜及神经,从而出现间歇性的脐周疼痛,且疼痛程度不一;蛲虫感染也可能伴有轻微腹痛,但主要以肛门周围瘙痒为主。总体来说,可通过腹部有无异常疼痛来辅助判断是否有虫体寄生。
3、注意饮食变化:体内有蛔虫时,由于蛔虫在肠道内夺取营养,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出现食欲异常,如食欲大增但体重不增或减少;蛲虫感染也会出现类似症状。所以观察自己食欲方面的改变有助于判断。
4、血液检查:一般来说,正常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0.5% - 5%,儿童可能稍高。蛔虫或蛲虫感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在寄生虫感染的早期,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若超过这个正常范围,则考虑为有蛔虫蛲虫。
5、大便常规检查:若在粪便样本中发现有形似蚯蚓,呈长条状,颜色多为乳白色或淡粉色的成虫排出,则基本可确定体内有蛔虫;蛲虫一般不在粪便中大量出现,但有时能在粪便表面看到细小的白色线头样虫体,如果粪便中存在虫卵,则说明肠道内可能存在蛔虫或蛲虫。
日常中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使用流动水和肥皂仔细清洗双手,防止细菌经口摄入引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