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性窦性心律过缓怎么回事

彩牛养生 · 2024-11-29
田洪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过缓是指窦性心动过缓,心脏的窦房结发出的心尖冲动频率低于正常范围,导致心跳次数明显减少,一般定义为成人每分钟心跳次数少于60次。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长期的运动、睡眠状态、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肌炎等原因引起的。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的运动

  长期的运动训练导致心脏肌肉发达,心脏泵血效率提高,心脏在休息时不需要频繁跳动即可满足身体需求,故而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无需特别治疗,但应定期进行心脏健康监测。

  2、睡眠状态

  在深度睡眠期间,人体处于放松状态,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下,心率自然下降。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有心率过低引发不适,应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3、药物影响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药物,可能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长期碘摄入不足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心肌细胞代谢减缓,从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伴随乏力、便秘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肌炎

  细菌、真菌、螺旋体等病毒感染可引起心肌炎,心肌细胞受损,可能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会伴随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冠心丹参滴丸、稳心颗粒、辅酶Q10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健康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每天保持7-9小时睡眠时间,定期进行心脏健康监测。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