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的常见剂型为注射剂,作用机制一般包括激动α受体收缩血管、激动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激动β2受体舒张平滑肌、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等;临床应用一般包括抢救心脏骤停、治疗过敏性休克、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局部止血、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作用机制
1、激动α受体收缩血管: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尤其是小动脉和小静脉,从而升高血压,保障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同时也可减少局部组织的血流量。
2、激动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通过作用于心脏β1受体,肾上腺素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提升心脏泵血功能,在心脏功能低下时改善循环状态。
3、激动β2受体舒张平滑肌:肾上腺素与支气管等部位的β2受体结合,能有效舒张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4、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肾上腺素作用于肝脏和肌肉组织,促进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快速提升血糖水平,为机体在应激状态下提供充足能量。
5、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肾上腺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升机体警觉性和反应能力,使身体在紧急状况下迅速进入应激状态,增强应对能力。
二、临床应用
1、抢救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自主心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是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关键用药,通过静脉注射可快速发挥作用。
2、治疗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时,肾上腺素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缓解喉头水肿,舒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同时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3、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肾上腺素可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气道狭窄,缓解哮喘导致的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快速改善通气功能。
4、局部止血:将稀释后的肾上腺素用于局部出血创面,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部位血流量,起到止血作用,常用于鼻黏膜、牙龈等部位的止血。
5、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在局麻药物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缓局麻药吸收速度,延长局麻药物在局部的作用时间,增强麻醉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肾上腺素作为急救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非紧急情况不可随意使用,用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若出现心悸、血压骤升等不良反应,需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参考资料:
[1]王绍辉.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19(13):100-103.
[2]马林茂.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在小儿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19(09):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