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总是感觉爱困可能是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睡眠不足: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导致睡眠时长不足或质量差,身体和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表现为频繁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调整作息时间,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睡前减少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睡眠改善后困倦感可缓解。
2、过度劳累:长期高强度工作、剧烈运动等使身体能量消耗过大,肌肉和神经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引发疲劳和困倦,休息后可缓解。合理安排工作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透支体力,每工作1-2小时适当休息,通过散步、拉伸放松身体,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补充能量。
3、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大脑供氧不足,引发困倦,伴面色苍白、乏力、头晕。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富马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缓释片等药物补铁,同时多吃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丰富的食物,贫血纠正后困倦感会减轻。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代谢减慢,能量生成减少,表现为持续困倦、怕冷、体重增加。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补充激素,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用药剂量,代谢恢复正常后困倦症状可改善。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时上呼吸道阻塞,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和睡眠中断,白天表现为严重困倦、打鼾,伴头痛。患者需控制体重,睡觉时采取侧卧位,避免睡前饮酒,症状严重者需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或行腭咽成形术,扩大上呼吸道通道,改善通气和睡眠质量,减少困倦。
日常需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体质和精力。若困倦感持续影响生活,需记录睡眠情况和伴随症状,便于医生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干预,提高白天的精神状态。
参考资料:
[1]白天发困,经常打盹不是好现象[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0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