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做梦时胳膊会抖动可能是梦境刺激、睡眠周期转换、缺钙、特发性震颤、癫痫等因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梦境刺激:做梦时大脑模拟具体场景,相关神经兴奋传递至胳膊肌肉,引发抖动,多为偶尔发生,醒来后无不适。无需特殊处理,保持规律作息,睡前避免观看紧张刺激的内容,减少剧烈梦境产生,抖动可自然减少。
2、睡眠周期转换:入睡后从深睡眠进入浅睡眠阶段,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减弱,胳膊肌肉偶尔抽搐抖动,伴短暂意识模糊,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调整睡眠环境,保持安静舒适,避免睡前过度劳累,睡眠周期稳定后,抖动症状会减轻。
3、缺钙:体内钙元素不足,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睡眠时易出现胳膊抖动,伴腿部抽筋、乏力,多见于青少年、孕妇等人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片、乳酸钙颗粒等药物补钙,同时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饮食中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食物。
4、特发性震颤: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睡眠时神经兴奋性波动,引发胳膊不自主抖动,情绪紧张时加重,清醒时也可能出现轻微震颤。避免睡前情绪激动,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抖动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片、阿罗洛尔片、扑米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癫痫: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睡眠时抑制作用减弱,导致胳膊抖动,多为规律性、重复性动作,可能伴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患者需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缓释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控制发作,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癫痫病灶切除术,切除异常放电的脑组织以减少发作。
日常需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睡前可通过泡脚、听轻音乐放松身心。睡觉时选择宽松的衣物,避免压迫胳膊,减少肌肉紧张引发的抖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神经稳定性,有助于减少异常抖动的发生。
参考资料:
[1]高亚南.抽筋未必都是缺钙[J].农村新技术,202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