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打乙肝疫苗需注意确认自身健康状态、排查过敏情况、遵循接种程序、观察接种后反应、了解特殊人群禁忌等。具体分析如下:
1、确认自身健康状态:接种前需确保身体无急性疾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等。若正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待身体恢复健康后再进行,避免加重病情或影响疫苗效果。
2、排查过敏情况:需提前告知医生自身过敏史,尤其是对酵母、乙肝疫苗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若曾接种其他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也需如实说明,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
3、遵循接种程序:乙肝疫苗通常需按规定程序接种,常见的即接种第1针后,间隔1个月、6个月接种第2、3针。需严格按照接种时间按时接种,不可随意提前或推迟,以保证体内产生足够抗体。
4、观察接种后反应:接种后需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离开。回家后若接种部位出现轻微红肿、疼痛,通常属于正常现象,可自行消退;若出现严重红肿、发热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处理。
5、了解特殊人群禁忌:孕妇、哺乳期女性、严重慢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接种前需咨询医生,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接种,不可自行决定。
接种后需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日常生活中注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更好地发挥疫苗保护作用。
参考资料:
[1]王丽君,饶伟.成人要不要接种乙肝疫苗[J].保健医苑,2025,(0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