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小孩打了狂犬疫苗后发烧可能是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免疫反应、接种部位轻微刺激、接种后受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接种部位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免疫反应:疫苗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引发轻微发烧,多为低热。让小孩多休息,多喝温开水促进代谢,体温未超过38.5℃时,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
2、接种部位轻微刺激:接种疫苗时局部皮肤受到刺激,可能引发轻微炎症反应,伴随低热。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摩擦,不要沾水以防感染,低热症状一般会随局部刺激消退而缓解。
3、接种后受凉:接种疫苗后小孩身体抵抗力暂时波动,若保暖不当受凉,易引发感冒导致发烧。注意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再次受凉,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退烧。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接种疫苗期间小孩接触病毒或细菌,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病毒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
5、接种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接种后局部皮肤护理不当,细菌侵入引发感染,出现红肿、疼痛及发烧。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药物涂抹患处。
日常需密切观察小孩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接种疫苗后避免带小孩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饮食上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帮助身体恢复。
参考资料:
[1]小孩发烧不要捂被子[J].药物与人,2013,26(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