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肠梗阻若未及时干预,可迅速演变为危及生命的多系统并发症,包括肠坏死、穿孔、腹膜炎、电解质失衡及脓毒症。具体分析如下:
当肠腔被粘连、扭转或肿瘤阻塞后,肠壁张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动脉缺血,数小时内即可发生透壁坏死。坏死区域一旦破裂,肠内容物进入游离腹腔,细菌与消化酶共同刺激腹膜,诱发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呈现板状腹、高热及白细胞骤升。
大量呕吐与第三间隙液体潴留使钾、钠、氯同步丢失,低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代谢性碱中毒则加重意识障碍。细菌毒素一旦入血,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展为脓毒症休克。
该疾病的治疗核心在于减压、抗感染、纠正内环境、切除坏死肠段。入院后立即禁食,经鼻胃管持续减压,并静脉补充晶体与电解质;经验性选用头孢三代联合硝基咪唑覆盖肠道菌群,若CT提示肠壁气肿或游离气体,则紧急手术,行肠粘连松解、肠切除吻合或造瘘。
出院后需遵循“少量多餐、低渣渐进”原则,术后四周内避免粗纤维与产气食物,并监测腹胀、排便及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停止排气排便,应即刻返院复查,防止复发与迟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