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可能是平衡能力衰退、视力减退、骨质疏松、高血压、帕金森病等导致的,可通过加强平衡训练、改善视力、药物治疗、补充营养等方法改善,若频繁跌倒或伴头晕、肢体无力等,需及时就医。
1、平衡能力衰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前庭功能和肌肉力量下降,身体协调能力减弱,易因体位变化或路面轻微不平引发跌倒。建议每日进行慢走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佩戴防滑鞋,家中通道保持整洁无障碍物。

2、视力减退:老年黄斑变性白内障等眼部问题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缩小,无法及时察觉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增加跌倒风险。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佩戴合适的眼镜,改善家中照明避免强光或阴影干扰。
3、骨质疏松:骨骼矿物质流失导致骨密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同时可能伴腰背部疼痛肢体无力增加跌倒风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肠溶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4、高血压: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较大,易出现头晕头痛站立不稳等症状,体位变化时更易因脑部供血不足引发跌倒。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5、帕金森病:大脑多巴胺分泌不足导致肢体震颤肌肉僵硬动作迟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日常活动中易发生跌倒。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多巴丝肼片、普拉克索缓释片、金刚烷胺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日常护理需保持居住环境整洁通畅,为老年人准备防滑舒适的衣物鞋袜,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家人多陪伴关注其身体状态。
参考资料:
[1]宗媛媛.别等老人摔倒才居家改造[N].北京晚报,2025-04-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