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外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共同作用导致的足部病变,早期症状主要有足部感觉异常、足部皮肤温度异常、足部皮肤干燥、足部畸形、间歇性跛行等。具体分析如下:
1、足部感觉异常:为外周神经病变的首发症状。高血糖长期损伤足部感觉神经,导致患者对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感知减退,表现为足部麻木,或无明显诱因出现刺痛、烧灼感,部分患者会因感觉迟钝忽略轻微外伤。
2、足部皮肤温度异常:因下肢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早期表现为足部皮肤温度低于小腿或对侧足部,触摸时可明显感觉到足趾、足底发凉,尤其在寒冷环境中更明显。
3、足部皮肤干燥:高血糖影响皮肤汗腺分泌功能,同时下肢供血不足导致皮肤缺乏营养与水分,早期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无汗、粗糙脱皮,严重时出现皮肤开裂。
4、足部畸形:长期神经病变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张力失衡,早期可出现足趾变形、足弓塌陷,或踝关节活动受限。畸形会改变足部受力分布,使足底局部压力集中,长期受压易导致皮肤角质增厚,进而发展为压力性溃疡。
5、间歇性跛行:为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早期表现。患者行走时出现小腿或足部肌肉酸痛、乏力,需停下休息数分钟后才能继续行走,再次行走相同距离后症状重复出现。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易被忽视,糖尿病患者需每日自查足部,关注感觉、温度、皮肤及形态变化,同时定期到内分泌科或糖尿病足专科进行足部评估。早期通过控制血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可有效延缓病变进展,避免发展为严重感染或截肢,保障足部功能与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王辰,王建安。内科学(第 9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48-750.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 (4):31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