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作用与禁忌

彩牛养生 · 2024-05-29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苦参是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属于一味常用的中药,一般在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干燥后应用。那么,苦参的作用是什么呢?又有什么禁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苦参的作用

  1、清热燥湿

  苦参性味苦寒,能够清热燥湿。在治疗胃肠湿热、腹痛泄泻、下痢脓血等症状时,苦参常与木香等药材同用,如香参丸,能够显著改善症状。

  2、杀虫止痒

  苦参不仅清热燥湿,还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对于疥癣、皮肤瘙痒、脓疱疮等病症,苦参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外用时,可煎汤清洗患处,或制成药膏涂抹,其效果显著。

  3、利尿通淋

  苦参能够清下焦湿热,兼能通利小便。在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等症状时,苦参常与木通、石韦等药材同用,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苦参的使用禁忌

  1、脾胃虚寒者禁用

  苦参性寒,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因此,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来说,使用苦参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2、阴虚血燥者慎用

  苦参有燥湿的作用,对于阴虚血燥的患者来说,使用苦参可能会进一步耗伤阴液,加重病情。

  3、孕妇慎用

  苦参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妇使用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因此,孕妇在使用苦参前需咨询专业医生。

  4、过敏体质者禁用

  对苦参过敏的患者在使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因此,过敏体质者在使用苦参前需进行过敏测试。

  苦参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等功效,但因其性寒,脾胃虚寒、阴虚血燥者禁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时需遵循医嘱,注意饮食,观察反应,以确保药效并避免不良反应。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