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的症状及危害有哪些

彩牛养生 · 2024-11-23
田洪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通常情况下,心律不齐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出汗增多等症状,还可能具有活动受限、降低心脏功能、加重原有疾病、导致心绞痛、增加中风风险、引发猝死等危害。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一、症状

  1.心悸:当心脏的节律发生异常变化时,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使患者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可能伴有心跳停顿感、心跳有力感等症状。

  2.胸闷:心脏跳动不规律,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导致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较为明显。

  3.头晕:心律不齐会影响心脏正常的射血功能,导致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血压波动降低,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出现头晕的现象。

  4.呼吸困难:心脏的正常节律被打乱后,泵血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肺部淤血和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感到呼吸困难,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加重。

  5.出汗增多:心律不齐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可能因身体不适、紧张、焦虑等因素导致出汗增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影响生活质量。

  二、危害

  1.活动受限: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脏泵血不足,限制身体的运动能力,轻微运动可能会引起疲劳,进一步导致活动受限。

  2.降低心脏功能:心律不齐会导致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长期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可能引发心衰等严重疾病,进一步降低心脏功能。

  3.加重原有疾病:已经患有心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心律不齐时,可能加重疾病的病情。如冠心病患者如果发生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

  4.导致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疼痛。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的血流不稳定,进而引发心绞,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或窒息性疼痛。

  5.增加中风风险:心律不齐可能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滞留,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动,可能堵塞脑血管,引发中风,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预防心律不齐的发生。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