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过敏性湿疹可以采取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激发试验、结膜激发试验等方法来查过敏源。具体内容如下:
1、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常见的过敏原提取物滴于患者前臂,用特制的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一种过敏原过敏,在15-20分钟内,点刺部位会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风团和红晕反应。过敏原进入皮肤后,与皮肤内的肥大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
2、斑贴试验:将可疑的过敏原配制成适当浓度的试剂,贴敷在患者背部或上臂外侧正常皮肤上,通过皮肤的直接接触来观察是否产生过敏反应。如果皮肤对一种贴敷的过敏原过敏,在48-96小时,贴敷部位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肤炎症反应。接触性过敏原穿透皮肤角质层,与皮肤内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引发超敏反应。
3、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当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该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水平,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对一种过敏原过敏以及过敏的程度。可以检测多种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
4、激发试验:通过让患者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观察是否会诱发或加重过敏症状,从而确定过敏原。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但有一定风险,因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一般在其他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过敏原或者高度怀疑一种特定过敏原但缺乏证据时使用。
5、结膜激发试验:将少量可疑过敏原溶液滴入患者一侧结膜囊内,观察结膜和眼部其他组织的反应。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眼痒、眼红、流泪、结膜充血和水肿等眼部过敏症状。因为过敏原接触结膜后,激活结膜内的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眼部的过敏反应。
在进行过敏源检查时,应保持空腹或按照医嘱提前做好准备,避免摄入任何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食物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