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血常规不能直接查出艾滋病,但部分指标异常可能提示需进一步检测。
血常规主要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在艾滋病感染的早期或晚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或贫血等异常现象。这些变化虽不特异,但可能引起医生的关注,从而建议进行更针对性的检测以明确诊断。不过,单靠血常规结果无法确认艾滋病感染状态。
艾滋病的确诊需要依赖专门的病原学检测,如HIV抗体检测或病毒核酸检测。血常规的异常表现仅能作为辅助参考,不能替代专业检测方式。如果一个人存在高危行为但血常规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因为窗口期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异常。因此,血常规的结果需结合具体病史和其他检测综合判断。
若存在高危行为或疑似感染,应尽早进行HIV抗体/核酸等针对性检查。
参考资料:
[1]吕柯,徐鹏.从艾滋病流行形势看我国当前所处发展阶段与防治策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5,31(04):429-432.
[2]曾小良,陈微,杨秋艺,等.我国儿童艾滋病防治现状及挑战[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5,18(04):35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