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心脏支架后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复查一次,之后每年复查一次。心脏支架后复查一般需要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数量,了解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这些指标异常可能影响术后恢复或提示药物副作用,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评估抗凝药物的效果。凝血功能过强可能增加血栓风险,过弱则可能导致出血,需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安全。
3、心电图: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率、心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等情况。术后心电图变化可反映心脏功能恢复状态,帮助发现心肌供血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波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测量心腔大小、心室壁厚度、心功能指标等。可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了解支架植入后心脏整体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心功能异常。
5、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清晰显示血管通畅情况。能直接观察支架是否通畅、有无再狭窄或新的病变,是评估冠状动脉状态的重要检查,尤其对疑似血管问题的患者意义重大。
复查时需按医生要求完成各项检查,不可擅自省略。检查结果出来后及时与医生沟通,明确身体状况,严格遵循指导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促进术后康复。
参考资料:
[1]任琳子.心脏支架术后,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J].健康必读,2025,(02):105.
[2]潘虹,时磊,安静.早期康复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5,11(06):85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