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秋冬感冒可能是气温变化、空气干燥、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不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气温变化
秋冬季节气温波动较大,身体难以快速适应。当突然遭遇寒冷刺激时,体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导致鼻腔、咽喉等部位的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感冒症状。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早晚温差大时,可适当增添外套。
2、空气干燥
秋冬空气湿度通常较低,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变得脆弱,其防御功能减弱,病原体就容易突破防线侵入人体,进而引发感冒。日常可在室内放置水盆,通过水分自然蒸发来增加湿度。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感冒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鼻塞等常见等症状。患者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玛巴洛沙韦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4、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当这些细菌侵入人体后,会在扁桃体隐窝内大量繁殖,引发扁桃体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咽喉疼痛,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可能伴有吞咽困难、发热、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5、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常由病毒、化学刺激等引起。感染或刺激导致支气管黏膜发生炎症,炎症使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气道受阻。炎症进一步发展,可能影响到上呼吸道,出现类似感冒的鼻塞、流涕等症状。通常还可能伴有喘息、气促、疼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片、氨溴索口服液等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