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脑虫一般指阿米巴原虫。阿米巴原虫寄生后一般有肠道不适、发热畏寒、黏液血便、肝部疼痛、脑部症状等表现。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不适:阿米巴原虫寄生肠道后,刺激肠黏膜引发炎症,导致腹部隐痛或绞痛,疼痛位置多集中在下腹部。同时伴随腹泻症状,排便次数增多,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胀、肠鸣音亢进等消化系统紊乱表现。
2、发热畏寒: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致使体温升高。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38℃甚至更高,同时伴有畏寒、寒战,精神萎靡,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3、黏液血便:阿米巴原虫侵蚀肠壁组织,造成局部溃疡、出血,使粪便中混有黏液和血液。排出的粪便呈暗红色或果酱样,质地黏稠,带有特殊腥臭味,与普通腹泻粪便形态差异。
4、肝部疼痛:若阿米巴原虫通过血液扩散至肝脏,可引发阿米巴肝脓肿。患者右上腹出现持续性胀痛,疼痛程度随病情发展加重,部分患者伴有肝脏肿大,按压肝区时痛感加剧。
5、脑部症状:当阿米巴原虫经鼻腔侵入脑部,引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随后出现发热、颈项强直,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诊断。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洗净或未煮熟的食物,不饮用生水。
参考资料:
[1]陈曦.“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防[N].科技日报,2023-07-05(008).
[2]夏万宝,张玉达,曹辉.警惕“食脑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J].人人健康,2023,(0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