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湿气可能是饮食不当、环境潮湿、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因素造成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当:长期大量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山药、薏米、南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减少生冷、油腻及甜食摄入。
2、环境潮湿: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外界湿气易侵入体内,引发体内湿气加重。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潮湿天气可使用除湿设备,勤晒衣物和被褥,减少外界湿气影响。
3、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水湿无法正常代谢排出,易形成湿气。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保和丸等药物,同时养成规律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4、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水湿正常排泄,可能伴随腹胀、腹泻等症状,进而加重体内湿气。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5、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水湿无法正常排出而潴留体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益康胶囊等药物改善代谢。
日常生活中,可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促进气血循环,帮助排出湿气。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思虑过度,帮助调节身体机能。
参考资料:
[1]李天庆.和你聊一聊湿气[J].人人健康,2025,(0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