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腰骶神经根病作为腰骶部神经根受压迫或损伤引发的疾病,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腰骶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感觉异常、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排尿排便功能异常等。具体分析如下:
1、腰骶部疼痛:患者常出现腰骶部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久坐、久站、弯腰劳作或搬抬重物后疼痛会明显加重,平卧休息后可适当缓解。疼痛有时会伴随腰骶部僵硬感,晨起时僵硬症状更明显。
2、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会从腰骶部沿臀部、大腿后侧或外侧,向小腿、足部放射,呈刺痛、胀痛或电击样疼痛。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时,腹压增加会导致疼痛加剧,严重时会影响行走。
3、下肢感觉异常:受影响的下肢区域可能出现麻木感、烧灼感、蚁走感,或对触碰、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比如患者可能感觉足部麻木,踩地时像踩在棉花上,或小腿外侧对冷热刺激反应不明显。
4、下肢肌肉力量减弱:长期神经根受压会导致下肢相关肌肉力量下降,表现为足踝背伸、跖屈无力,比如踮脚、勾脚动作困难,行走时容易脚尖拖地。严重时可能出现足下垂,无法正常抬起脚尖,影响步态稳定性。
5、排尿排便功能异常:病情严重时,神经根受压累及控制排尿排便的神经,可能出现排尿费力、尿流变细、尿不尽,或大便干结、排便无力等症状。
建议患者日常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少腰骶部负重,选择硬度适宜的床垫,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以增强腰骶部稳定性,缓解症状。
参考资料:
[1]徐世鑫,潘呈,严荣爽,等.腰骶神经根变异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5,10(26):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