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中药治疗牙周炎主要通过中药内服调理、中药含漱清洁、中药局部外敷、中药牙周冲洗、中药穴位按摩等方式,依据患者具体症状辨证施治,缓解炎症,改善牙周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内服调理:针对牙周炎辨证属胃火炽盛、肾阴亏虚等证型,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平衡。若为胃火炽盛,常用清胃散加减,包含黄连、升麻、生地黄等药材,清热泻火;若为肾阴亏虚,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含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阴补肾。
2、中药含漱清洁:利用中药药液含漱,清洁口腔,减轻牙周炎症。常用金银花、蒲公英、薄荷等药材,加水煎煮后放温,每日数次含漱,每次含漱1-2分钟。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能抑制口腔细菌,缓解牙龈红肿、疼痛等症状。
3、中药局部外敷:将中药制成药膏或药粉,外敷于牙周患处,直接作用于病灶。如用冰硼散,由冰片、硼砂、朱砂等组成,取适量敷于牙龈红肿处,每日1-2次,可清热消肿、止痛止血。
4、中药牙周冲洗:在专业操作下,用中药药液冲洗牙周袋,清除袋内细菌和分泌物。常用黄柏、苦参、黄芩等药材煎制的药液,通过专用冲洗器械将药液注入牙周袋内,反复冲洗,每周1-2次。
5、中药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穴位,配合中药调理,辅助改善牙周炎。常选取合谷、颊车、下关等穴位,按摩前可在穴位处涂抹少量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药膏,用指腹轻柔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每日1-2次,促进面部气血循环,缓解牙周不适。
患者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牙周刺激,配合中药治疗更好地改善牙周炎状况。
参考资料:
[1]刘昭娜.防治牙周炎,守护口腔健康[J].家庭生活指南,2025,41(0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