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一般可包括禁食禁饮、抗感染、解痉止痛、补液支持、手术切除等。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禁饮:发病初期需严格禁食禁饮,减少食物对胆囊的刺激,避免胆汁分泌增加加重炎症。必要时通过胃肠减压排出胃内气体与内容物,减轻腹胀,缓解胆囊压力,为炎症消退创造条件。
2、抗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针对性抑制或杀灭引发感染的细菌。用药需足量足疗程,控制炎症扩散,避免感染加重引发化脓、穿孔等并发症,同时监测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3、解痉止痛:使用解痉药物缓解胆囊平滑肌痉挛,搭配止痛药物减轻剧烈疼痛。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要求,避免过量使用,同时观察疼痛缓解情况,为病情判断提供参考。
4、补液支持: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电解质等营养液,补充禁食期间身体所需能量与水分。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避免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影响身体机能,助力炎症恢复。
5、手术切除:对结石梗阻引发的急性胆囊炎、炎症反复发作或出现并发症风险者,需及时进行手术。常用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除病变胆囊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术后需做好伤口护理与康复。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腹痛、体温等症状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术后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食物过渡至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与高脂食物,减少复发可能;按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身体恢复情况。
参考资料:
[1]韩邦成,崔孟汝,夏文侠.微创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手术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OL].中国典型病例大全,1-6[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