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D会有骨骼发育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免疫功能下降、出现情绪问题、钙吸收不良等表现,补充时要遵循医嘱,注意相关事项。分析如下:
1、骨骼发育异常
在儿童时期,缺乏维生素D易引发佝偻病。骨骼生长受影响,出现颅骨软化、方颅,鸡胸、漏斗胸等胸廓畸形,以及O型腿或X型腿等下肢骨骼变形情况。
2、肌肉力量减弱
维生素D对维持肌肉功能也很重要,缺乏时肌肉力量会逐渐下降,常感觉浑身乏力、容易疲劳,日常活动耐力不足,如上下楼梯、提重物等简单动作做起来都会比较吃力,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到正常的行走、站立等基本身体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3、免疫功能下降
维生素D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缺乏维生素D会使机体免疫力变弱,身体抵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各类感染性疾病,而且患病后恢复时间可能更长,反复生病的几率增加,对整体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
4、情绪问题
缺乏维生素D与情绪变化存在关联,可能会使人出现抑郁、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障碍,长期处于这种不良情绪状态中,影响心理健康和日常社交生活,工作、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还可能加重已有的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健康。
5、钙吸收不良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缺乏它时,即便摄入了足够的钙,身体也难以有效吸收利用,进而容易导致血钙水平偏低,出现手足抽搐等症状,尤其在夜间或受到轻微刺激时,手足肌肉痉挛的情况更易发生,影响身体正常状态。
怀疑缺乏维生素D时,不要自行盲目大量补充,应先就医检测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再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片、醋酸钙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