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髎穴的位置及作用图

彩牛养生 · 2025-06-23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中医科

概述

  颧髎穴位于面部,目外眦直下,主治面瘫、面肌痉挛等。配合谷穴,主治齿痛、面痛,针刺时需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及角度。

定位

  颧髎穴位于面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取穴时,患者可采取正坐或仰卧位,从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也可通过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自身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在颧骨下缘凹陷处定位

主治

  颧髎穴主治面瘫、面肌痉挛、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上颌牙痛、面肿、面痛、眼睑瞤动等面部疾病,还可辅助治疗鼻窦炎、黄褐斑等局部炎症及皮肤问题。其功效在于祛风镇痉、清热消肿、疏通经络,通过调节面部气血运行,改善肌肉紧张和神经功能。

配穴

  配地仓穴、颊车穴:主治口眼歪斜,通过三穴协同作用,增强面部肌肉力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配合谷穴:主治齿痛、面痛,通过疏通阳明经气,缓解面部疼痛症状。

  配翳风穴、合谷穴:主治三叉神经痛,通过调节少阳、阳明经气,减轻神经痛发作频率和强度。

注意事项

  针刺时需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及角度,避免损伤面部血管神经。艾灸时需注意温度适中,防止烫伤皮肤。孕妇、面部有炎症或伤口者不宜按摩或针刺颧髎穴。若操作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师。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