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包穴的准确位置图片和作用

彩牛养生 · 2025-06-25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中医科

概述

  阴包穴位于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等功效。

  阴包穴配交信穴,疗月经不调。刺激阴包穴时需注意力度适中。

准确位置

  阴包穴位于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取穴时,可先让被施术者屈膝正坐或仰卧,在大腿内侧膝关节上方,先摸到股骨内上髁,从此处向上量取4寸,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的凹陷处即为阴包穴。取穴时需注意,穴位位于相对深层的肌肉间隙中,需仔细触摸感受。

作用

  阴包穴是足厥阴肝经的重要穴位,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利尿通淋的功效。刺激该穴可促进肝经气血流通,缓解因肝气郁滞引起的胁肋胀满、胸闷太息等症状;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病症有调理作用;对男性阳痿、遗精等生殖功能问题也有一定改善效果。此外,阴包穴还能疏通下肢气血,缓解腰腿疼痛,改善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同时对情绪调节、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有积极作用。

穴位配伍

  配交信穴:治疗月经不调。交信穴为肾经穴位,与阴包穴配伍可调节肝肾功能,促进气血调和,改善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等问题。

  配关元穴、肾俞穴:治疗气虚不固之遗尿。关元穴为任脉要穴,肾俞穴为肾经背俞穴,三者配伍可补益肾气、固摄膀胱,增强膀胱约束功能,缓解遗尿症状。

  配箕门穴、足五里穴、血海穴:治疗膝股内侧疼痛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箕门穴、足五里穴为肝经穴位,血海穴为脾经穴位,配伍使用可疏通下肢经络气血,缓解肌肉萎缩、疼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

  刺激阴包穴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局部疼痛或损伤;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倾向者应避免刺激该穴;饭后或酒后不宜立即按摩,以免影响消化或加重身体不适;操作时需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凉感冒;若在刺激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医师帮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