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足五里穴位于大腿内侧,有舒理肝经之气、清利下焦湿热等作用。配气海、太冲穴,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操作时需避开股动、静脉。
准确位置
足五里穴位于大腿内侧,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取穴时,可先仰卧位伸足,找到曲骨穴旁开2寸处的气冲穴,再从气冲穴直下3寸处取穴,穴位位于长收肌外缘与耻骨结节的凹陷处,需避开股动、静脉。
功效与作用
足五里穴为足厥阴肝经穴位,具有舒理肝经之气、清利下焦湿热、调理内脏功能的作用,可缓解少腹胀满、小便不利、睾丸肿痛、阴囊湿痒等症状,对疝气、阳痿、早泄、遗精等性功能障碍及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有改善效果,同时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体、提升免疫力,辅助缓解疲劳、肌肉酸痛及压力焦虑情绪。
穴位配伍
配血海、三阴交、风市穴: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阴囊湿疹。血海穴为脾经穴位,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风市穴为胆经穴位,四穴配伍可调和气血、祛风止痒。
配气海、太冲穴: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睾丸肿痛。气海穴为任脉要穴,太冲穴为肝经原穴,配伍使用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配中极、阴陵泉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中极穴为膀胱募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配伍使用可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注意事项
孕妇、经期女性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刺激足五里穴;操作时需避开股动、静脉,避免损伤血管;按摩时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若症状严重或操作后不适,应及时就医;艾灸时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