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具有和胃降逆、宽胸宁心等功效。配巨阙穴,主治心中烦满。刺激阴都穴时需注意力度适中。
准确位置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取穴时,患者呈仰卧位,先找到肚脐与胸剑联合,两者中点为4寸,再从脐上4寸处旁开0.5寸,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阴都穴。此穴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及第八肋间神经。
作用
阴都穴属足少阴肾经,为冲脉与肾经交会穴,具有和胃降逆、宽胸宁心、调肠胃、理气滞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便秘等胃肠病证,以及心悸、胸痛等心胸病证。此外,对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及内分泌失调也有调理作用,体现了其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综合疗效。
穴位配伍
配巨阙穴:主治心中烦满。巨阙为心之募穴,能清心泻火、宁心安神;阴都穴可宽胸宁心、理气降逆。两穴配伍,可增强清心除烦、宽胸理气之效,适用于心胸烦闷、气逆上冲等症状。
配三阴交穴、血海穴:主治闭经。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能调和气血、滋补肝肾;血海穴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阴都穴能调冲任、理气血。三穴合用,可增强活血调经、通络止痛之功,适用于血瘀型闭经。
配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四缝穴:主治纳呆及小儿疳积。中脘为胃之募穴,能健脾和胃;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腑;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能健脾益胃;四缝穴为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穴;阴都穴可调肠胃、理气滞。诸穴配伍,可增强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积不化等症状。
注意事项
刺激阴都穴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孕妇、年老体弱者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针刺时需严格掌握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胃部;艾灸时需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等,以免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