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穴的准确位置图片和功效

彩牛养生 · 2025-06-25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中医科

概述

  幽门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和胃等功效。

  配内关穴、梁丘穴,有理气和胃、调肠止痛的作用。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准确位置

  幽门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属足少阴肾。取穴时,患者取仰卧位,胸剑联合到肚脐的距离为8寸,将8寸四等分,找到脐上6寸的位置,再从前正中线旁开0.5寸,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该穴。也可通过骨度分寸定位法和手指同身寸定位法辅助取穴,胸剑联合中点到脐中的距离为8寸,患者自身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一半为0.5寸。

功效

  幽门穴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和胃、行气导滞、疏肝理气、清腑热、调节气血及情志的功效。可缓解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泄泻等胃肠病症,还能调理肝气,缓解情绪不畅、头痛等问题,对月不调、痛等生殖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疗效,同时有助于清除体内热邪,维持气血平衡。

穴位配伍

  配内关穴、梁丘穴:有理气和胃、调肠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呃逆、腹痛。内关穴宽胸理气、和胃降逆,梁丘穴为胃郄穴,能调理胃气,与幽门穴配伍可增强行气止痛之效。

  配支沟穴、阳陵泉穴:有疏肝清热、理气活血的作用,主治胁痛、肋间神痛。支沟穴为三焦穴,能疏肝理气,阳陵泉穴为胆合穴,可清肝胆湿热,与幽门穴配伍可增强疏肝清热之功。

  配中脘穴、建里穴:可治疗胃痛、噎嗝、呕吐。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能调理脾胃气机,建里穴健脾和胃,与幽门穴配伍可增强和胃降逆之效。

  配天枢穴:可治疗腹胀、肠鸣、泄泻。天枢穴为大肠之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与幽门穴配伍可增强行气导滞之功。

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由专业医师进行针刺等有创操作,避免自行操作误伤内脏;按摩时力度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肤损伤;艾灸时需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同时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孕妇、期女性及患有严重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