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郄穴的位置和功效图

彩牛养生 · 2025-06-26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中医科

概述

  浮郄穴的准确位置位于大腿后侧,具有舒筋通络、清热降温等功效。

  配承山、昆仑,有舒筋通络的作用,刺激浮郄穴时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准确位置

  浮郄穴的准确位置位于大腿后侧,腘横纹上1寸,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缘。取穴时患者取俯卧位,在膝盖后侧找到腘横纹,再于大腿外侧找到股二头肌腱,一个拇间关节的宽度约为1寸,在腘横纹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按压有凹陷处即为该穴。

功效

  浮郄穴具有舒筋通络、清热降温、理气和胃调肠等功效,可治疗下肢麻痹、膝腘痛麻挛急、大便秘结、小便热赤、股内贴骨痈毒、髀枢不仁、霍乱转筋、臀股麻木、呕吐、泄泻、急性胃肠炎、膀胱炎、腓肠肌痉挛、尿潴留、髌骨软化症等病症,还能缓解胃肠、下肢等疾患引起的不适。

穴位配伍

  配承山、昆仑:有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臀股麻木、小腿挛急。承山穴可舒筋活络,昆仑穴能舒筋利节,与浮郄穴配伍,可增强舒筋通络的效果,有效缓解臀股麻木、小腿挛急等症状。

  配尺泽、上巨虚:有理气和胃调肠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尺泽穴能清热和胃,上巨虚穴可调理肠胃,与浮郄穴配伍,能加强理气和胃调肠的功效,对肠鸣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配大肠俞、上巨虚:可治疗大肠疾患。大肠俞穴能调理大肠气机,上巨虚穴为大肠下合穴,与浮郄穴配伍,可增强调理大肠的作用,对大肠疾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配次髎、中极:可治疗膀胱疾患。次髎穴能调理膀胱气机,中极穴为膀胱募穴,与浮郄穴配伍,可增强调理膀胱的作用,对膀胱疾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配合谷、曲池:可治疗热秘。合谷穴能清热解表,曲池穴可清热泻火,与浮郄穴配伍,能增强清热通便的效果,对热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配神阙、关元:可治疗冷秘。神阙穴能温阳救逆,关元穴可温补肾阳,与浮郄穴配伍,能增强温阳通便的效果,对冷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配中脘、太冲:可治疗气秘。中脘穴能和胃健脾,太冲穴能疏肝理气,与浮郄穴配伍,能增强理气通便的效果,对气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配脾俞、气海:可治疗虚秘。脾俞穴能健脾益气,气海穴可补气升阳,与浮郄穴配伍,能增强益气通便的效果,对虚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刺激浮郄穴时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按摩或针灸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导致身体不适;对于皮肤破损、出血或有感染症状的人群,应避免刺激浮郄穴;若按摩时感到疼痛,请减轻力度或停止;孕妇、皮肤过敏者慎用艾灸和远红外线加热方法。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