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关穴的准确位置图片

彩牛养生 · 2025-06-30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中医科

概述

  膈关穴位于背部,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功效。配内关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按摩时用力要均匀。

准确位置

  膈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取穴时,患者可采取俯卧位,先定位第七胸椎棘突,再向外量取约四横指宽度,在肩胛骨脊柱缘处即为膈关穴,左右两侧各有一个。

功效

  膈关穴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功效,能够调节膈肌运动、平衡胸腹腔压力,主治呕吐、呃逆、噎膈等消化道疾病,以及脊背疼痛、肋间神经痛等痛症,还可缓解胸闷、嗳气等症状。

穴位配伍

  配内关穴: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膈关穴与内关穴配伍,可增强理气降逆的功效,主治嗳气、呃逆、呕吐等气上逆之病证,通过调节气机升降,缓解膈肌痉挛。

  配足三里穴、公孙穴: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公孙穴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具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的作用。膈关穴与足三里穴、公孙穴配伍,可健脾消积、和胃理气,主治饮食不下、胃痛、肠炎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之证。

  配天突穴:天突穴为任脉的穴位,位于颈部,具有宣通肺气、消痰止咳的作用。膈关穴与天突穴配伍,可理气降逆、止吐,主治呕吐、嗳气、膈肌痉挛等病证,尤其适用于因气机不畅导致的呕吐。

  配膻中穴、巨阙穴、内关穴:膻中穴为任脉的穴位,位于胸部,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巨阙穴为任脉的穴位,位于上腹部,具有和胃降逆、宁心安神的作用。膈关穴与膻中穴、巨阙穴、内关穴配伍,可理气宽胸,主治胸中噎闷、心悸等病证。

  配建里穴、下脘穴、足三里穴:建里穴为任脉的穴位,位于上腹部,具有和胃健脾、消积导滞的作用;下脘穴为任脉的穴位,位于上腹部,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膈关穴与建里穴、下脘穴、足三里穴配伍,可消食健胃,主治食不下、胃脘胀满等病证。

  配风府穴、大椎穴、腰阳关穴、委中穴:风府穴为督脉的穴位,位于颈部,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作用;大椎穴为督脉的穴位,位于颈部,具有清热解表、截疟止痫的作用;腰阳关穴为督脉的穴位,位于腰部,具有祛寒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位于膝后区,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的作用。膈关穴与风府穴、大椎穴、腰阳关穴、委中穴配伍,可祛瘀通脉、舒筋活络,主治脊背强痛、腰腿痛等病证。

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按摩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肤损伤;艾灸时需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针刺时需严格掌握深度和角度,避免深刺造成气胸等严重后果;刮痧和拔罐时需注意器具消毒,以防发生感染。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皮肤破损的人群,按压或刺激此部位需谨慎,以免引起不适反应。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