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厉兑穴位于足部第2趾末节外侧,具有开窍醒神、清热和胃等功效。可选择按摩法、针刺法等,刺激厉兑穴时需注意力度适中。
准确位置
厉兑穴位于足部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外侧0.1寸,取穴时患者取正坐或仰卧位,在足第二趾趾甲外侧缘与趾甲下缘各作一垂线,两线交点处即为该穴。
作用
厉兑穴具有开窍醒神、清热和胃、通经活络、凉血止痛的功效,可治疗牙齿肿痛、牙龈肿痛、咽喉肿痛、鼻衄、癫狂、失眠多梦、热病、足背肿痛等,还能改善脾胃功能,缓解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操作方法
1、按摩法: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厉兑穴,有刺痛感,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可缓解呕吐、腹痛等症状;也可用手指关节夹按厉兑穴2-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咽喉肿痛、癫狂等。
2、针刺法: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治疗失眠多梦、热病汗不出等证,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避免自行针刺。
3、艾灸法:用艾条距离皮肤3-5厘米,温和灸5-10分钟,可治疗腹胀、腹痛、多梦、热证等,艾灸时需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
注意事项
刺激厉兑穴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疼痛或损伤;针刺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操作;艾灸时需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孕妇、年老体弱者及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若刺激穴位后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加剧、头晕、恶心等,应立即停止并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