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廉穴的准确位置图片和作用

彩牛养生 · 2025-07-02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中医科

概述

  下廉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穴具有调理肠胃、通经活络等功效。配足三里穴,可协同增强健脾和胃功效。孕妇慎用针刺及强力手法刺激。

准确位置

  下廉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4寸处。取穴时,可先确定曲池穴与阳溪穴,将两点连线,采用四等分法,在肘横纹下方1/4处即为下廉穴;也可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取穴。

作用

  下廉穴具有调理肠胃、通经活络、清胃调肠、疏风清热、通络安神等功效,主治肘臂痛、头痛、眩晕、目痛、腹胀、腹痛等肠腑病证,还可改善前臂及肘部肿瘤、眼痛、膀胱麻痹、血尿、下腹部痉挛、心前区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证实针刺该穴可使胃蠕动增强。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为胃经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作用,与下廉穴配伍,可协同增强健脾和胃功效,主治腹胀、泄泻等胃肠疾病,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道气机。

  配曲池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与下廉穴配伍,可疏通肘臂气血,治疗网球肘、上肢痹痛等肘臂疾病,缓解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配天枢穴:天枢穴为大肠募穴,具有调节肠道气机的作用,与下廉穴配伍,可改善便秘或腹泻等肠道疾病,通过双向调节肠道功能,恢复肠道正常蠕动。

  配幽门穴、太白穴:幽门穴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太白穴为脾经原穴,具有健脾和胃、理气化湿的作用,三者配伍,可治疗泄利脓血等肠道疾病,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清除肠道湿热。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针刺及强力手法刺激,以免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体质虚弱者气血运行不畅,按摩时力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皮肤破损者按摩可能会引起感染,应避开破损处;艾灸时需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刮痧后需避风寒,所有诊疗操作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