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断红穴位于手背部第2、3掌骨之间,具有止血、调理气血的功效。配隐白穴、大敦穴治崩漏,操作前需确认局部皮肤无破损或感染。
准确位置
断红穴位于手背部第2、3掌骨之间,指端下1寸处。取穴时可让患者半握拳,在食指与中指指缝向手腕方向延伸至掌骨交界凹陷处,按压时有明显酸胀感即为穴位,也可通过握拳后,在食指和中指指端下约一个大拇指宽度的距离定位。
功效
断红穴具有止血、调理气血的功效,尤其擅长治疗妇科出血性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月经过多等,通过刺激该穴可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改善子宫内膜血管舒缩状态,同时对鼻出血等血症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穴位配伍
配隐白穴、大敦穴治崩漏:隐白穴为脾经井穴,大敦穴为肝经井穴,三者配伍可增强止血效果,适用于血热妄行或气虚不摄导致的崩漏,通过调节肝脾功能,改善出血症状。
配三阴交穴、太冲穴治漏下: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太冲穴为肝经原穴,配伍后能疏肝理气、调和冲任,适用于肝郁气滞或冲任失调引起的漏下不止。
配地机穴、三阴交穴治血瘀:地机穴为脾经郄穴,与三阴交穴配伍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血瘀型月经过多或痛经,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瘀血状态。
配合谷穴、太冲穴、气海穴、关元穴治气虚: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气海穴、关元穴为任脉要穴,五穴配伍可补气固脱、调理冲任,适用于气虚不摄导致的月经过多或崩漏,通过增强机体正气,巩固止血效果。
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确认局部皮肤无破损或感染,针刺应由专业医生进行,避免深刺伤及血管或神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断红穴,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艾灸时需控制距离,避免烫伤皮肤,实热证不宜灸;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生冷水,保持穴位区域清洁;若出现晕针、局部肿胀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停止治疗并就医,持续出血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出血症状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或血液检测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