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耳尖穴位于耳廓上方尖端处,具有清热泻火、疏风解表等功效。操作方法有按摩法、刺血疗法。操作前需严格消毒耳部皮肤。
准确位置
耳尖穴位于耳廓上方尖端处,取穴时需将耳轮向耳屏方向对折,使耳廓顶端形成凸起尖端,此即为穴位所在。也可通过正坐或侧伏坐位,将耳朵向前折起,耳廓上方的尖端处即为耳尖穴。
功效主治
耳尖穴具有清热泻火、疏风解表、调节气血的功效,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等实证热证。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该穴位可改善局部微循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皮质醇分泌,从而调节神经功能、缓解紧张情绪,并具有安神助眠、改善视力、缓解疼痛等作用。
操作方法
1、针刺法:直刺0.1-0.2寸,局部酸胀感为度;或微向上斜刺0.5-1.0寸,适用于头痛、目疾等病症。
2、刺血疗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耳尖穴,挤捏出血数滴,以棉球吸干,可隔日或每日治疗1次,急症可一日2次,适用于高血压、急性结膜炎等实热证。
3、艾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以局部温热感为宜,适用于虚寒性头痛、失眠等症。
4、按摩法:用拇指、食指相对掐按耳尖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可日常保健,缓解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症状。
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严格消毒耳部皮肤,防止感染;出血性疾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耳部炎症或损伤者、过度饥饿疲劳或高度紧张者、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烦躁不安或疼痛不耐受者均需慎用;刺血疗法后如持续出血,可放置干棉球压迫止血片刻;慢性病治疗每周2-3次,急症可一日2次,一般取单耳交替治疗,也可双耳同时进行,但需根据个体体质和症状调整刺激强度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