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左侧肢体偏瘫可以选泽曲池穴、内关穴等穴位针灸,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需做好注意事项。
位置
一般情况下,左侧肢体偏瘫可以选择曲池穴、内关穴、百会穴、肩俞穴、合谷穴等穴位针灸。具体分析如下:
1、曲池穴:处于肘区,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2、内关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距离2寸处。
3、百会穴:处于头部,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的交点。
4、肩俞穴:位于上臂三角肌,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
5、合谷穴:处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的桡侧中点。
左侧肢体偏瘫针灸的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可以刺激经络、舒缓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刺激相关的穴位可以增加患侧肌肉组织的血流量,改善患侧肢体的供氧和营养供应,促进康复。
2、改善神经功能:针灸的刺激可以激活神经系统,调节神经传导功能。对于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改善患侧肢体的神经功能,增强运动控制和感觉反应。
3、缓解肌肉痉挛:左侧肢体偏瘫常常伴随着肌肉痉挛和肌肉紧缩现象。针灸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缓解肌肉痉挛,放松紧张的肌肉,增加肌肉的柔韧性,有助于改善患侧肢体的活动范围和功能。
4、刺激代谢和再生:针灸可以刺激代谢过程,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于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针灸可以增加患侧肌肉组织的代谢活性,加速肌肉的修复和再生过程,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
5、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左侧肢体偏瘫可能伴随着疼痛不适的感觉。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镇痛物质,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针刺治疗偏瘫时,需根据病人体质及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偏瘫病人多数卧床不起,针刺治疗结束后,应清点针的数量,避免表现出漏针现象,造成二次损伤。此外,偏瘫病人除进行针刺治疗以外,也需进行康复治疗。一般针灸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