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化疗期间可以运动,但需根据身体耐受度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与强度。具体分析如下:
化疗可能导致乏力、恶心、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科学运动能针对性缓解这些问题:一是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缓慢骑行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化疗引起的乏力感,提升身体耐力;二是轻柔的拉伸运动,如瑜伽基础体式、关节活动操能放松肌肉,减轻化疗可能导致的肌肉僵硬、关节不适;三是适度运动可调节情绪,缓解化疗期间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还能改善食欲与睡眠质量。
但需严格把控运动禁忌与强度:若化疗期间出现严重贫血、高热、严重感染或体力极度虚弱,需暂停运动,优先休息与治疗;运动时需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如快跑、跳跃),防止过度消耗体力或增加受伤风险;每次运动时间建议控制在15-30分钟,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宜,若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需立即停止。
建议运动前咨询主治医生或康复师,根据化疗方案、身体状态制定运动计划,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运动辅助身体恢复,提升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患者运动康复指南(2023 年版)[J]. 中华肿瘤杂志,2023, 45 (6): 45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