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可能会引发血压升高,焦虑发作时身体会启动应激反应,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最终造成血压暂时性升高,这种情况在焦虑症患者中较为常见。若血压频繁升高或伴随胸闷、头晕,建议及时就医。

焦虑情绪会刺激大脑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同时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双重作用下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上升,且上升幅度与焦虑严重程度相关。
这种血压升高多为暂时性,当焦虑情绪缓解、应激状态解除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血管舒张、心率放缓,血压也会随之回落至正常范围。但需注意,若焦虑症长期未得到控制,血压反复升高会加重血管负担,可能增加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风险,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日常可通过听舒缓音乐、练习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定时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保持清淡饮食和适度运动,帮助稳定血压与情绪。
参考资料:
[1]吴巧灵.强化社会支持联合正念护理对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心理状态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2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