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粒肿和麦粒肿的主要区别,一般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表现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病程长短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具体分析如下:

1、发病原因不同:沙粒肿多因眼睑皮脂腺或睑板腺分泌不畅,分泌物淤积形成囊肿,无明显感染因素;麦粒肿则是眼睑毛囊或皮脂腺受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症状表现不同:沙粒肿通常无明显疼痛,仅表现为眼睑局部隆起的硬结,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按压时无明显痛感;麦粒肿发病时眼睑局部红肿明显,伴随剧烈疼痛、灼热感,硬结处按压疼痛加剧,部分可出现黄色脓点。
3、病变部位不同:沙粒肿可发生在眼睑内或眼睑边缘,位置较深,部分需翻开眼睑才能观察到;麦粒肿多发生在眼睑边缘靠近睫毛根部的位置,位置较浅,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红肿区域。
4、病程长短不同:沙粒肿病程较长,硬结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若无干预可能长期存在,部分可自行吸收或逐渐增大;麦粒肿病程较短,通常1-2周内即可发展至化脓、破溃,愈合后症状多能完全消退。
5、治疗方式不同:沙粒肿早期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若长期不消退需手术切除;麦粒肿需及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形成脓点后需切开排脓,同时配合热敷缓解症状,避免感染扩散。
发现眼睑出现硬结或红肿时,应先明确病症类型,避免盲目处理;沙粒肿无需使用抗生素,麦粒肿需及时抗感染治疗;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视力影响,应尽快到眼科就诊,由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孙一帆.1%庆大霉素滴眼液局部敷贴治疗麦粒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5,36(02):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