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 【别名】蚯蚓、土龙
概述
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
生长分布
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地。
性味归经
性寒、味咸。归肝、脾、膀胱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得干燥体。
形态特征
身体前端尖,后端钝圆,全体由100余个环节组成,每节有一环刚毛,刚毛圈稍白;生殖环带较特殊,其上无背孔和刚毛。
采收加工
春至秋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呈长条状薄片,边缘略卷;体表灰褐色或灰棕色;气味腥臭。
功能主治
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得功效。可主治癫狂、气虚血滞、半身不遂、肺热咳喘、小便不利、尿闭不通、经络阻滞、血脉不畅等。
用法用量
煎服,4.5~9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
偏方妙用
1、镇经通络:地龙10克、荸荠20克,酒煎服。
2、治心下烦闷,狂言:地龙30克。破去(土),以人溺煮,令熟,去滓服之。


- • 地龙
- • 水蛭
- • 龟甲
- • 瓦楞子
- • 珍珠
- • 海螵蛸
- • 全蝎
- • 蜈蚣
- • 土鳖虫
- • 桑螵蛸
- • 金钱白花蛇
- • 蕲蛇
- • 乌梢蛇
- • 蚕沙
- • 蝉蜕
- • 蛤蟆油
- • 蜂蜜
- • 海马
- • 海参
- • 鸡内金
-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导语:地龙,别称为蚯蚓。地龙是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那么关于地龙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都有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024-12-13 11:52
-
入地龙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导语:野生植物的最大本领是它们不用人工管理,却都能生长旺盛,而且还锄之不尽,即用火烧掉,它们在隔年的春天又可以萌出新芽来。今天要讲的这种植物就有着相同的生命力,这植物叫“白茅根”,又叫地龙根,农村娃把嫩芽当糖吃,根部作用更大。
2024-07-21 10:32
-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导语:地龙,又称蚯蚓,据《本草纲目》记载:“地龙性寒而下行,性寒解热,故能解诸热疾。”地龙入药的历史由此可见十分深厚。经过现代药理技术研究,可以整理出地龙的主要功效包括四种:
2024-05-07 17:21
-
地龙的作用与功效
导语:地龙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有清热定惊的功效。对于温热病热极生风导致的高热、神昏、惊厥、抽搐等情况,能起到清热泻火、平息肝风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症状。地龙能入肺经与膀胱经,发挥平喘利尿的作用。对于肺热喘咳,可清肺热、降肺气以平喘。
2021-12-15 16:25
-
广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导语:广地龙干燥全体,呈长条薄片状,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全体弯曲不直,体前稍尖,中央有口,尾端钝圆,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前端有一环带,色浅,习称"白颈"。体壁较厚。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腥,味微咸。以条大、肥壮、不碎、无泥者为佳。那么,广地龙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呢?接下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2021-02-23 17:38
-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导语:地龙又名蚯蚓,为常用中药之一。地龙晒干后体质轻,壁厚,质地脆弱,非常容易折断,截面呈现出白色。气味是土腥味的,味道偏咸。那么地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2020-04-08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