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 【别名】螳螂子、赖尿郎等。
桑螵蛸,中药名。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生长分布】
主产于浙江、山东、河北、辽宁等地。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咸。归肝、肾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
【形态特征】
表面黄褐色或绿色;头部三角形,颜面较狭;前翅革质,前缘绿色,翅薄,透明;后翅比前翅稍长,靠近前缘及基部有棕褐色斑。
【采收加工】
深秋至次年春季采收,除去杂质,置沸水浸杀其卵,或蒸透晒干用。
【性状鉴别】
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断面外层海绵状;气微腥。
【功能主治】
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的功效。可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肾虚阳瘘等。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膀胱有热而小便频
【偏方妙用】
1、治咽喉骨鲠:桑螵蛸适量。醋煎,频频服用,直至症状消失。
2、治产后遗尿或尿数:桑螵蛸25克(炙),龙骨50克。为末,每次饮服10克。
标签:


常见中药材
- • 地龙
- • 水蛭
- • 龟甲
- • 瓦楞子
- • 珍珠
- • 海螵蛸
- • 全蝎
- • 蜈蚣
- • 土鳖虫
- • 桑螵蛸
- • 金钱白花蛇
- • 蕲蛇
- • 乌梢蛇
- • 蚕沙
- • 蝉蜕
- • 蛤蟆油
- • 蜂蜜
- • 海马
- • 海参
- • 鸡内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