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别名】龟板、乌龟壳等
【生长分布】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之功效。常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生长分布】
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咸、甘。归肝、肾、心经。
【主要来源】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及背甲。
【形态特征】
头部光滑,在头后端具小鳞;腹甲与背甲等长;头侧及喉侧有黑边的黄绿纵线;背面棕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指、趾间全蹼;尾短而细。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用沸水烫死,剥取甲壳,除去残肉,晒干。
【性状鉴别】
背甲长椭圆形拱状;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质坚硬。
【功能主治】
龟甲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的功效。可主治阴虚潮热、惊悸、失眠、健忘、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等。
【用法用量】
煎服,9~24克,宜先煎。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内有寒湿者及孕妇忌用。
【偏方妙用】
1、治潮热骨蒸:龟甲、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白薇、地骨皮各10克。水煎服。
2、治骨结核:龟甲烤焦存性,研细末,每日2次,每服3克,2个月为一疗程。


常见中药材
- • 地龙
- • 水蛭
- • 龟甲
- • 瓦楞子
- • 珍珠
- • 海螵蛸
- • 全蝎
- • 蜈蚣
- • 土鳖虫
- • 桑螵蛸
- • 金钱白花蛇
- • 蕲蛇
- • 乌梢蛇
- • 蚕沙
- • 蝉蜕
- • 蛤蟆油
- • 蜂蜜
- • 海马
- • 海参
- • 鸡内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