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大黄 【别名】枇杷草

功能主治大黄具有清热利湿,消食止泻,安神,解热痉挛的功效。它可以润肺利咽,消食止滞,祛湿止泻,清热解毒,解表方用于温热性中暑,头昏头痛,肠胃不消化,口渴咽痛,泄泻腹痛,水肿等病症。

概述

  大黄,学名Rheum palmatum L.,又译枇杷草,为石竹科大黄属植物,多肉及其根茎统称大黄,是一种有益的中草药,古书记载其传统用法可以安神,消暑,发汗,消食平气的效果。

  

功效

  大黄具有清热,利湿,润肠,清肝明目,消食止滞,止泻,安神,解热痉挛的功效,可用于温热性中暑,头昏头痛,肝热心烦,肠胃不消化,口渴咽痛,泄泻腹痛,水肿等病症。  

作用

  大黄具有清热利湿,消食止泻,安神,解热痉挛的功效。它可以润肺利咽,消食止滞,祛湿止泻,清热解毒,解表方用于温热性中暑,头昏头痛,肠胃不消化,口渴咽痛,泄泻腹痛,水肿等病症。

适用人群

  1、温热性中暑者,可用大黄消暑安神。2、肝热心烦,口渴咽痛者,可用大黄解郁安神。3、腹痛及泄泻者,可用大黄消食止泻。4、水肿者,可用大黄祛湿止水。

禁忌人群

  1、湿热之毒症者,以及不宜行表的病变者,禁用大黄。2、体质极虚者,久服可导致脱水,影响机体平衡,因此禁忌服用大黄。

食用方法

  1、服用:大黄上清水,切碎或打成粉末,一天服用4-6次,每次2-4克。2、外用:大黄炖汤,煮茶,外用擦洗等。

注意事项

  1、大黄服用时,应少量多餐,以防脱水。2、孕妇,月经期间及月经不调者慎用。3、洗澡时水不宜太热,以免影响肝脏及脏腑的功能。4、服用大黄后应即补充足量水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脱水状况。

标签:

常见中药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