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果 【别名】藏青果
西青果,中药名。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干燥幼果。药材习称“藏青果”,或称“西青果”。味苦、酸、涩,性平。有清热生津,解毒之功效,用于阴虚白喉。
【生长分布】
分布于广西、云南西南部、广东南部等地。
【性味归经】
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
【主要来源】
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干燥幼果。
【形态特征】
诃子,乔木,高达30m。其干燥幼果呈长卵形,略扁,长1.5~75px,直径0.5~30px。表面黑褐色,具有明显的纵皱纹,一端较大,另一端略小,钝尖,下部有果梗痕。质坚硬。断面褐色,有胶质样光泽,果核不明显,常有空心,小者黑褐色,无空心。气微,味苦涩,微甘。
【采收加工】
9~10月摘取未成熟的幼果或采收被风吹落的幼果,沸水中略煮烫取出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别】
干燥幼果呈扁长卵形,略似橄榄,下部有果柄痕,外表黑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质坚硬,断面不平坦,有胶质样光泽,果肉厚,黄绿色,核不明显,稍空心,小者黑褐色,无空心。气无,味苦涩,微甘。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利咽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用法用量】
1.5~3g。
【使用注意】
风火喉痛及中寒者忌用。
【偏方妙用】
1、治咽喉肿痛:西青果2~3枚,以冷开水磨汁慢慢咽下,或捣碎泡汤服。
标签:


常见中药材
- • 地龙
- • 水蛭
- • 龟甲
- • 瓦楞子
- • 珍珠
- • 海螵蛸
- • 全蝎
- • 蜈蚣
- • 土鳖虫
- • 桑螵蛸
- • 金钱白花蛇
- • 蕲蛇
- • 乌梢蛇
- • 蚕沙
- • 蝉蜕
- • 蛤蟆油
- • 蜂蜜
- • 海马
- • 海参
- • 鸡内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