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可能是过度劳累、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脾胃虚弱、肺气虚等引起的,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改善。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过度劳累:长期高强度工作、频繁熬夜,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气血消耗过度,就容易出现气虚,常感觉浑身乏力、疲惫不堪。建议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每晚7至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连续长时间工作,适当增加休息频次,给身体恢复元气的机会。
2、缺乏运动:日常运动量过少,身体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得不到有效锻炼,久而久之会导致气虚,表现为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出汗多。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每次30分钟左右,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3、饮食不均衡:长期节食,或者饮食中缺乏营养,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精微物质转化为气血,就容易造成气虚,可能伴有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建议调整饮食结构,保证食物多样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做到荤素搭配,为身体补充气血提供营养基础。
4、脾胃虚弱:饮食不规律、长期吃生冷食物等原因,可能损伤脾胃功能,脾胃运化水谷能力下降,无法充分将食物转化为气血,可能导致气虚,伴有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健脾益气,帮助改善症状。
5、肺气虚:久病咳喘损耗肺气,或者先天禀赋不足,可能导致肺气虚弱,不能正常主气司呼吸,出现气虚,表现为气短、咳嗽无力、易感冒等。建议遵医嘱使用玉屏风散、补肺丸、黄芪精口服液等药物补益肺气,增强抵抗力。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吴美英,宋希暖,王晓娟,等.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弱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后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5,33(02):149-155+162.
[2]金璐瑶,王济.气虚质人群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共变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40(02):83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