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潜伏期一般为2至10年,平均约8至9年,但个体差异明显,最短数月,时间长者可达15年以上。
多数感染者潜伏期在5至8年。感染病毒载量高、免疫功能弱或未治疗者,潜伏期可能缩短至2至3年;免疫功能强或感染低致病性毒株者,潜伏期可能超10年。输血感染比性接触感染的潜伏期通常更短。潜伏期受病毒类型、感染途径、个体免疫状态及治疗干预等因素影响,及时治疗可延长潜伏期。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修复免疫功能,延长潜伏期。若未治疗,随着免疫系统持续受损,当CD4+T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感染者将进入艾滋病期,出现严重并发症。
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监测病毒载量,及CD4+T细胞计数,有助于评估疾病状态和调整治疗方案。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感染者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与他人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减少HIV的传播风险。
参考资料:
[1]王姣姣,赖专华,李钟,等.1例婚前检测和孕产检查艾滋病抗体WB假阳性追踪报告[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5,31(03):315-316.
[2]樊红丽,邓雪媚,张玉迎,等.艾滋病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特征分析[J].传染病信息,2024,37(05):3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