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小朋友半夜流鼻血可能是夜间空气干燥、睡前挖鼻、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原因引起的。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夜间空气干燥
夜间睡眠时,若室内未通风且未采取加湿措施,空气会变得干燥,小朋友鼻黏膜的水分会不断流失,黏膜干燥后脆性增加,容易引发血管破裂出血。睡前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也可在孩子睡前用儿童专用生理盐水鼻喷剂轻轻喷洒鼻腔,保持鼻黏膜湿润,同时让孩子睡前适量饮用温水。
2、睡前挖鼻
部分小朋友会在睡前无意识地挖鼻孔,虽然挖鼻动作可能在睡前完成,但鼻黏膜受损后可能在半夜因体位变化或轻微刺激而出血。家长要留意孩子睡前状态,及时制止挖鼻行为,可给孩子准备玩具转移注意力。若发现孩子鼻黏膜有轻微破损,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少量红霉素软膏,促进黏膜修复。
3、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儿在夜间接触床上尘螨、被褥纤维等过敏原后,会引发鼻腔黏膜水肿、瘙痒,孩子可能会在睡梦中不自觉揉鼻,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常伴有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定期清洁床上用品,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单、被罩以杀灭尘螨,被褥选择纯棉材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缓解过敏症状。
4、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多由鼻腔分泌物刺激或挖鼻等引起,夜间鼻腔分泌物易堆积在鼻前庭,刺激炎症部位,导致黏膜糜烂出血,可能伴有鼻部疼痛、灼热感。保持孩子鼻腔清洁,若有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棉签轻轻清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抑制炎症。同时纠正孩子挖鼻习惯,避免炎症加重。
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小朋友可能在半夜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出血,且出血时间较长,还可能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泼尼松龙片、地塞米松片、丙种球蛋白注射液等。日常注意避免孩子磕碰,保持饮食清淡,定期复查血常规。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孩子的床上用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睡前挖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护理,若孩子半夜流鼻血频繁、出血量多,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卢利娟. 什么原因造成宝宝经常性的流鼻血呢?[J]. 特别健康,2020(5):13-14.